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进入长者模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返回首页

热点聚焦

权威发布丨山东提出15条创新举措,助力建设“技能山东”


[字号: ]  2023-10-16   阅读次数:  来源: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00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同志等解读《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 10:02主持人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先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潘文勇先生,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海明先生,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王永振先生,省总工会副主席卯金涛先生,共同为大家解读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张涛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 10:03张涛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创新推出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我省打造成技能人才培育聚集的新高地。下面,我介绍两方面情况:
  • 10:05张涛

      一、《实施意见》的出台背景
      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技能人才,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高技能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人才高度,作出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重大决策部署。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贴工业经济、山东制造,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深化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改革,培育造就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46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84万人,基本满足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大军。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山东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技工岗位求人倍率保持在1.5:1以上,高技能人才岗位求人倍率在2:1以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我省全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更加需要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在此背景下,我们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梳理总结技能人才工作成效,贯彻落实国家要求,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积极征求省直部门、业内专家的意见建议,研究起草了这一意见。近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文件正式印发实施。
  • 10:08张涛

      二、《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点
      《实施意见》紧紧围绕“走在前、开新局”的战略指引和实践要求,坚持党管人才,把握问题、需求、目标、效果四个导向,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努力建设“技能山东”。《实施意见》描绘了“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省高技能人才建设的目标,也就是到“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到2030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00万人;到2035年,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
      创新既是人才的标签,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标签。《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提出15条创新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形成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完整闭环。
  • 10:13张涛

      一是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是技能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实施意见》扭住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重点,从实施“技能兴鲁”百万工匠培育行动、开展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等方面,推出一揽子创新性举措,并确定到2030年培育百万名以上“技能兴鲁”新工匠的工作目标。这其中有两个创新点:一方面,强化载体建设,塑造高技能领军人才。《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到2030年,建设200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400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力争到2030年,培养万名高技能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规定,按投资额的30%的比例,抵免当年应交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同时,着力优化“金蓝领”、中国特色学徒制,到2025年,培养10万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职工和现代学徒。
      二是创新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评价是技能人才工作的指挥棒,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优秀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实施意见》提出,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加大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开发力度,支持企业根据水平、业绩直接认定职工的技能等级,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贯通评价通道,为劳动者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能评价服务。创新开展技能岗位“人人持证”工程,计划到2025年,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用人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同时,更好地发挥技能竞赛引领作用,积极完善竞赛体系,广泛举办竞赛活动,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是创新技能人才使用制度。企业是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技能人才成长在企业,发挥作用、建功立业也在企业。我们将引导企业建立科学岗位管理体系,鼓励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革新攻关项目,组建“技师+工程师”团队,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的创新能力。我们还将建设高技能领军人才信息库,纳入全省高层次人才库管理,面向行业共性的工艺革新等问题,建立领题攻关机制。同时,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鼓励企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以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为引领,加大齐鲁首席技师选拔力度,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的企业达200家左右,评聘技能人才1000人左右,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高薪。
      四是健全表彰激励制度。良好的激励制度是技能人才成长的动力。《实施意见》提出,将高技能人才纳入省政府特殊津贴享受人员申报范围,推荐参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等相关表彰评选,省级及以下表彰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真正让高技能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有地位。
  • 10:15张涛

      下步,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会同发改、财政、工会等部门,认真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着力打造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支撑。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欢迎大家进行提问。
  • 10:15主持人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 10:16人民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将高技能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人才高度,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请问,我省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 10:19张涛

      谢谢您的提问。山东是人口大省、工业大省,也是劳动力大省、技能人才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技能兴鲁”行动,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全省高技能人才超过384万人,较“十三五”末增长16%;现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70人,全国技术能手695人,齐鲁首席技师210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3599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第一,优化培养体系,壮大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一方面,充分发挥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技工教育社会影响力和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引导更多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一代,走技能学习、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之路。目前,全省共有技工院校210所,在校生达到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发全产业链的培训项目,积极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培训,大力推进全系统联动的培训试点,促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增效、提档升级。2022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培训170余万人次。
  • 10:22张涛

      第二,改革评价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一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把技能人才评价权放给企业,激发企业用人主体作用,目前备案自主评价企业6938家,评价技能人才76万人次,数量居全国前列。二是推行“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制度。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拓宽了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目前,全省已评聘特级技师253人,数量居全国前列。三是开展贯通互评,打造立体式发展通道。在工程、农业、工艺美术等8个领域,开展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评价,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全省已有1646名技能人才获得相应领域的专业技术职称。
      第三,强化待遇激励,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一方面,突出项目带动。设立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齐鲁首席技师和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项目,面向全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开展推荐选拔活动,最高给予60万元补助,并给予政策支持。二是突出服务保障。把高层次技能人才纳入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范围,为符合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职称评聘、交通出行等29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目前,我省已为723位高技能人才发放“山东惠才卡”,提升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 10:22新华社记者

      技工院校是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我注意到,《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技工教育。请问,我省技工教育发展现状如何?下步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更好发挥技工院校的作用,加快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 10:24潘文勇

      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广大媒体朋友对我省技工教育、技工院校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知道,技工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区域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关系高质量就业,也关系整个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山东把发展技工教育作为培育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坚持产教融合、服务企业、突出特色、内涵发展,初步建成以技师学院为主要层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技工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占据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的“半壁江山”。刚才,张厅长介绍到,我省已有技工院校210所,在校生达到45万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第二位。其中,我省拥有技师学院48所,高级技工学校33所,技工学校129所,全省国家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75所;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7%以上。
      下步,围绕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提升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能力,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 10:27潘文勇

      第一,完善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优化技工院校整体结构,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技师学院为主要培养层次,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合理布局、梯次发展,具有鲜明技工教育特色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届时,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规模保持稳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比例达到55%以上,每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50万人次。
      第二,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训主体作用。打破政府和社会机构之间的壁垒,将符合条件技工院校,纳入各市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管理。在做好本校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引导技工院校加大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优化培训资源供给。突出重点,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紧缺工种、新业态新模式等特色培训,扩大培训规模。
      第三,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共建实训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师资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骨干教师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双向交流、互派互聘。制定技工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管理办法,在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鼓励,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开展校企合作成果、课题评选活动,推广先进经验。到2025年,全省技工院校90%以上的专业,将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第四,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在课程体系上,完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促进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三方面的融通互促。到2025年,全省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师中,一体化师资比例达到60%以上。
  • 10:28潘文勇

      各位记者朋友,与高等教育相比,技工教育只是类别不同,而不是层次不同;每名技校生都是一颗钻石,如果看不到他发光,可能是观察角度出了问题。借此机会,恳请记者朋友大力宣传技工教育,讲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故事,帮助我们做好这件立德树人、积德行善,为社会兜底的好事实事。谢谢大家!
  • 10:28大众日报记者

      公共实训基地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省发展改革委在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等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 10:33王海明

      感谢您的提问。公共实训基地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城乡各类就业群体,提供技能实训、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等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场所。
      近年来,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有效增加职业技能培训资源供给,加快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功能,取得了积极明显的工作成效。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服务就业、支撑产业、提升技能、培养人才”为导向,按照“规划先行、示范引领、资源整合、建用结合、梯次推进、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公共实训基地效能,加力推进基地建设发展。
      一是坚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全省“十强产业”壮大提升,紧密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实际和技能人才需求,统筹推进省、市、县三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点面结合、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网络。鼓励支持地方、院校、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建设各具特色的公益服务型、产教融合型、产训结合型公共实训基地。
      二是坚持整合共享,多措并举合力发展。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汇聚政府、院校、企业、协会等各方智慧力量,整合实训场所、设备、师资等多种资源,加强政策集成,加快功能完善,努力形成多方共赢的发展局面。探索基地创新发展模式,组织开展共建共享试点示范,鼓励支持多方合作、共同参与基地建设运营管理,促进企业学校产教融合、技能人才供需对接、产业链条协同联动。
      三是坚持系统谋划,统筹兼顾高效发展。统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着眼于服务产业发展全链条,兼顾平衡公益性与可持续性,研究制定建设管理标准,加强绩效考核评价,建立以培训人次、质量和就业创业成功率为重点的综合评估体系,切实增强公共实训基地在提技能、稳就业、强产业、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谢谢!
  • 10:33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资金统筹和支持力度,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保障。请问近年来财政部门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还将如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 10:36王永振

      感谢您的提问。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稳就业保就业目标的重要举措,财政部门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持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健全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助力全省技能人才队伍提质增量,积极构筑技能人才培育集聚新高地。
      一是统筹资金支持开展技能培训。2019年以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全省各级财政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筹集62亿元,支持开展大规模补贴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同时,积极统筹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多渠道资金支持开展技能培训,重点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实施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和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培养更多技能型后备人才,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高技能人才储备。
      二是支持打造技能人才培养优质平台。2021年以来,累计安排专项资金1.68亿元,支持实施技工教育优质校、优质专业建设工程,对遴选入围的技工教育优质校和优质专业,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建设补助;支持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对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重点集训基地和省级集训基地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建设补助,对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给予20万元建设补助,助力全方位打造服务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互为补充、国内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载体。
      三是健全完善技能人才激励制度。为营造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2021年以来省财政累计安排资金3612万元,兑现齐鲁首席技师、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技能人才津贴;同时,统筹安排资金,对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的选手和教练团队,按赛事等级分别给予2000元至60万元不等的奖励资金,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激励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
  • 10:37王永振

      下一步,省财政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统筹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为全面实现全省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贡献财政力量。一是继续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专项债券等财政性资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引导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合力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二是优化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调整补贴性技能培训目录,加大对新业态、新产业培训补贴力度,扩大高级工以上补贴性技能人才培训规模。三是持续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落实技工教育优质校、优质专业奖补政策,加大专项债券向技工院校倾斜力度,高标准打造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更多更好地培养技能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谢谢!
  • 10:37大众网记者

      山东是经济大省,职工群体数量庞大,蕴藏巨大的创新力量,在激发职工创新创效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省将采取哪些措施?
  • 10:41卯金涛

      近年来,山东省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落实“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效扶持力度”全国产改试点任务,大力实施“职工创新创效工程”,精心打造齐鲁工匠、全员创新企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创效竞赛、创新创效工作联盟“一体布局、互为支撑、协调联动”的五大创新创效活动载体,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一是强化创新政策供给。继续推动《山东省提升产业工人创新力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建设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落实,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闭环融合的全链条赋智赋能体系,制定加强全省工匠学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的意见,构建有利于职工创新创效良好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
      二是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体系,打造了实体化的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市场化的鲁班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中心,专业化的平台化的“鲁班双创网”,为全省职工创新创效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用好用活职工创新创效服务体系,组织职工创新成果入库孵化转化集中行动,挂牌一批市级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工作站,为全省广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全链条服务。
      三是搭建创新载体平台。聚焦加力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每年举办全省职工创新创效竞赛,评选102项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并给予重奖,大力培养“职工院士”;聚焦加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举办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职工创新大赛,带动形成各类企业竞相创新、广大职工人人创新、创新成果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
      四是注重创新人才培育。目前,全省共培育省级全员创新企业150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631个;“大国工匠”7名,“齐鲁工匠”314名。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优中选优、竞争择优”,每年培育省级“全员创新企业”50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0个、“鲁班首席工匠”2名、“齐鲁大工匠”10名、“齐鲁工匠”100名,联合做好“山东手造工匠”等培育工作,带动各级培育更多工匠人才,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 10:42主持人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策法规处范洪艳,联系电话:51788090。
      本次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返回    打印     关闭
分享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 3713000005 鲁ICP备05026973号 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491号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33号 邮编:276000  电话:05391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