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人社工作的关心、支持!现就涉及我局相关工作答复如下:
优化营商环境是人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社部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加强系统行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市人社局立足本职工作,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提升。
一、聚焦援企稳岗优化营商环境
(一)抓政策落实助企纾困。聚焦落实上级稳经济稳就业政策部署,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援企稳岗工作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失业保险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多渠道梳理发布了《援企稳岗保就业政策清单》,形成了“降、缓、返、补”的稳岗政策体系,“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纾困稳岗。一是降低失业保险费率。1-5月,共减收企业失业保险费1.04亿元,惠及企业4.74万户,减收工伤保险费8438.95万元,惠及企业4.86万户;二是缓缴企业社保费。筛选符合缓缴三项社保费条件的5类行业和扩大缓缴政策实施范围的17个行业企业单位11244户,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申请缓缴三项社保费。目前,已有176户企业申请缓缴企业三项社保费1168.04万元,涉及职工2.51万人。三是实施稳岗返还。共发放企业稳岗返还1.87亿元,惠及企业16896家,稳定岗位44.47万个。四是落实就业补贴。共落实社保补贴163.14万元,惠及企业42家、就业困难人员379名;共为190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75.2万元。
(二)抓用工保障稳定就业大局。实施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专项行动,推行人社用工服务专员重点联系对接规模以上企业制度,通过专场招聘、直播带岗、劳务协作等多种形式,帮助119家失业动态监测企业新招就业9058人。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推行“抖音直播带岗”“村村通”送岗到户、招聘服务进夜市进大集等服务模式,做到网上招聘不打烊、线下招聘月月有。1-5月,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46场次,8700余家次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3.9万个次,服务求职人员12.9万余人次,达成初步意向3.5万余人。
二、聚焦服务外来务工人员优化营商环境
临沂市把灵活就业、共享用工等零工劳务需求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通过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化服务,目前,全市共建有公益性零工市场12处,成为沂蒙革命老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在管理运营上体现综合性。实行政府管理,三区成立了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管理机构,集“市场招聘、职业介绍、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安全保卫、权益维护” 等综合性服务于一体,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工“进得来、住得下、过得好”的多元化需求,成为他们由“农民”变“市民”真正融入城市的驿站。
(二)在服务上体现信息化。“线下”开辟专区或专窗服务零工招聘,“线上”开设零工服务专栏或专门模块。为零工人员、用工方提供零工信息发布、供需对接、线上劳务费支付等服务。2012年,国家人社部推广了临沂零工市场的建设管理运营经验,先后有省内外100多个单位前来考察学习,中央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十多年艰辛探索,临沂零工市场在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有活干,有保障”上闯出了一条服务农民工的新路子,并逐步从远近闻名的“一元公寓”蜕变为名符其实的农民工“工友之家”。
(三)大力推进提档升级。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印发《临沂市零工市场服务管理提档升级十项措施》,大力推进数字零工市场建设,探索开发“帮您找活”微信小程序,加强岗位信息搜集、供需对接、培训提升、职业指导、维权保障等便利化就业服务,搭建了全市统一的“互联网+零工市场”,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有效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需求。1-5月份,全市各零工市场累计服务农民工22万人次,实现短期灵活就业20万余人次。
三、聚焦扶持就业创业优化营商环境
(一)抓重点群体,精准服务稳就业。针对重点行业和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不同需求分类施策。一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登记、特色招聘、职业指导、培训见习、基层成长、政策落实6项专项行动,动态认定见习基地108家,征集发布见习岗位7252个,今年已累计组织见习470人,现有在岗见习412人。启动2022年“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探索创设乡村振兴协理员岗位,初步征集岗位需求120个。集中举办2022年“才聚沂蒙·智慧琅琊”临沂-名校人才直通车高校毕业生线上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来临返临就业。二是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突出抓好人员摸底、岗位设置、上岗培训、规范管理等重点环节,在基层“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5大领域,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4.73万个(城镇公益性岗位53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4.2万个),精准安置城乡脱贫享受政策人口、低收入人口、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员就业。截至4月底,人员已全部上岗,提前2个月完成省定任务目标,岗位创设数量和安置上岗人数均居全省第一。三是加强失业人员就业援助。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完善困难失业人员的登记认定、动态管理、分类帮扶、跟踪服务等制度规定,1-5月,共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984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5万人。高效足额落实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申领实现“即申即享、高频发放”。
(二)抓创业引领,以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加强创业培训。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举办了首期创业培训师资“网络创业培训”,推行“项目贯穿+导师指导+技能培养+实训实践”于一体的创业培训模式,共组织创业培训3720人。二是强化贷款扶持。推行小微企业“创贷+商贷”服务模式,截止5月底,全市共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97亿元,同比增长15.44%,为企业贷款贴息2594万元,直接扶持创业7353人,同比增长10.1%,带动就业2.57万人。三是搭建孵化平台。举办“临沂市第六届创业大赛”,参赛项目156个,入围省决赛项目3个。累计创建省级创业示范平台5家、市级创业示范平台29家,累计为5000余家创业实体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创业辅导、房租减免等全链条创业服务。
(三)抓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促就业。优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开展免费线上培训集中攻坚行动,遴选线上职业培训平台7家,目前,线上注册学员5.3万人次。1-5月,全市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2.37万人次,其中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7881人次。共为3073名企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471万元。深化技能人才评价改革,举办第15届临沂市“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支持42家骨干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备案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155家,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1400余人次;共备案专项能力培训考核培训机构106家、64个工种。
(四)抓典型培育,引导新生代劳动力就业。通过舆论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劳动者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持续性的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不断地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人社部门通过企业座谈会,人社专员进企业、招聘会、安全生产大排查等渠道广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扩大政策知晓度。充分挖掘通过职业培训成功就业和创业的典型人物案例进行多渠道宣传,提高劳动者参加就业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多部门联动的广泛宣传,让更多新生代劳动者参与进来,通过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提高就业质量,为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四、聚焦校企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直面企业需要,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
(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养技工人才。我市现有技工院校7所,其中技师学院4所,高级技工学校1所,普通技工学校2所,开设预备技师部、高级部、中级部等3个培养层次,紧贴市场需求开设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商贸物流、木业加工、建筑、矿业开采、汽车技术等专业(工种),截止2021年底,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4.9万人,年招生人数达到1.8万人,毕业生1.33万人,就业率稳定在98.9%以上,在全市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近年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技工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2018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市人社局制定《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全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通知》(临人社字〔2018〕5号),今年我市出台的《临沂市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也对产教融合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指导技工院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将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一是允许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及校企合作所得收入、校办产业年度利润等收入可用于单位绩效工资发放。二是鼓励支持校企合作一体化示范学校和企业,对成效突出、示范作用强的企业,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齐鲁技能大师工作站申报以及市级高技能人才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切实促进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目前,我市技工院校也与当地企业开展了合作,如鲁南技师学院成立了我市技工院校首家化工职业教育集团、临沂市技师学院鲁南制药班、临工班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显著成绩。
(三)以赛带训促进高持能人才发展。我市技能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人才工作规划和发展计划,以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技能振兴工程,持续提升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和考核机制,探索创新了以赛带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陆续开展了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金蓝领、新型学徒制培训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的渠道,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为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良好平台,有效带动了以竞赛促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聚焦就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推动标准化服务、智慧化服务、便民化服务,打造“就好办”公共服务品牌。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一是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在常住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其中,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员与本市籍人员享受同等公共就业服务。二是保障各类用人单位同等享有公共就业服务。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创业实体,可向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咨询了解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申请招聘用工等服务。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公平对待,提供同等服务。三是加强多元化方式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就业服务。对灵活就业、自由职业等多元化方式就业人员和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就业失业登记,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范围,采取“经办人书面承诺”的方式受理,必要时可进行信息核查或工作人员调查,简化受理材料,优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质效。四是优化就业失业登记服务。全面落实《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人社厅发〔2020〕79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全省失业登记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升就业失业登记服务的便民化程度,推行全域通办制度。实行比对核验和自动办理制、“网证+社会保障卡”制度,推行失业登记与失业人员就业、创业、培训服务需求联动制度,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方式。一是做“优”服务事项梳理。全面按照三级十七同的要求,为4项审批事项、24项服务事项编制便民服务指南及标准化文本,逐项列明办事流程、材料、时限等,并提供办事流程图、申请表单模板等,通过门户网站办事大厅公开,方便企业群众查询。依托山东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就业、培训、创业等业务工作实名制登记办理,数据归集到省集中平台,一点办理,多点查询;外网业务受理全面接入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失业登记接入全国失业登记服务平台。二是推进“三口合一”“一链办理”“全程网办”,积极推进“减证便民”活动。综合业务办理,通过综合柜员制、一体化网办系统、就业失业政策落实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打造了“进一扇门、取一个号、一窗通办、一站服务、一次办好”的“五个一”综合服务新模式。将所有就业服务事项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三是“互联网+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全面推广使用“在临沂”手机app、“临沂就业”求职招聘微信小程序、“E就业”专栏等移动终端平台,实现供求信息“一键登录、掌上发布、精准推送”。依托山东省公共招聘网、山东高校毕业生信息网、“帮您找活”微信小程序等官方网站平台,发挥“临沂在线”“临沂招聘网”“临沂微招聘”等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线上招聘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各类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立足本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结合您的提案建议,不断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力度,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是强化政策落实稳岗位。优化就业政策供给,分类建立政策目录清单,抓好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提高政策落实绩效,支持企业减负稳岗扩就业。继续积极筹措资金,强化资金统筹,不断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城乡公益性岗位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二是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力度,强化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统筹使用好4.73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确保把好事办好。三是强化创业引领带就业。落实好“创业沂蒙-乐业临沂”十大专项行动,综合运用创业培训、平台孵化、贷款扶持等政策措施,支持各类人员创业就业。四是强化技能培训提能力。深化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改革,大力组织开展行业性、群体性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着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五是强化就业服务保障。高频次开展面向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搭建多层次招聘对接平台,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便利化建设,努力打造“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为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您继续关心、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也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