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引导激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的建议”。您的提案客观分析了目前我市青年人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引导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予以采纳吸收。根据提案中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做大做强青年人才发展平台”的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赋能青年人才引育和智力资源汇聚,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建设。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创建博士后平台,畅通博士后招引渠道,依托省市平台对全市42家单位92个博士后岗位进行大力宣传,组织18家单位参与全省博士后平台对接交流活动,并精选2家单位赴“山东-大湾区”博士后交流洽谈招才引智,成功新增1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备案单位,新引进博士后8名。二是加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坚持“广覆盖”和“抓重点”相结合,建立基地梯次储备机制。今年以来,山东郯城现代种业科技产业园、山东隆科特酶制剂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目前全市累计建设(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7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3家、市级54家,省级以上专家服务基地数量位列全省第一。依托专家服务基地,组织开展2025年山东省“智汇春耕”行动启动仪式暨省级专家走进郯城活动,通过“定向邀请+按需匹配”,邀请了30位省市级农业技术专家参加,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问题230余个,培训农业技术骨干1800余人。
二、针对“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工作全过程体制机制”的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优化青年人才发展生态。以需求为导向,注重把握青年人才成长特点规律,创新青年人才交流渠道。聚焦高校学生、青年教师、校园引才大使等青年人才群体,探索开展青年人才会客厅活动。5月份,组织开展了“青春筑梦·共启未来”暨首场青年人才会客厅活动,融合政策宣传、岗位推介与互动交流,强化青年人才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招募青年人才群体,填写人才政策需求调查问卷,全面掌握青年人才在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创业支持等方面的真实需求,为优化人才政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高效落实青年人才政策。择业期内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在我市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其他“两新”组织就业,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3000元、2000元、1000元,补贴期3年;对择业期内新到我市“两新”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1000元,补贴期2年。今年以来,已审核公示青年人才津贴1757人2378.4万元。同时,对新到我市“两新”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在我市首次购房,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为人才来我市安居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已审核公示青年人才购房补贴154人1025万元。三是擦亮青年人才服务品牌。融合临沂文化和人才工作元素,征集设计了IP形象“琅琊小才宝”,并运用IP形象“琅琊小才宝”制作《临沂等你,一起发光》等宣传视频,依托局新媒体平台亮相宣传,赢得广大青年人才的转发和点赞。同时今年新入驻小红书平台,以青年人才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介人才政策、人才岗位需求等,打造青年人才互动分享社区,通过制作发布原创服务内容、评论区互动等方式,打造线上服务场景,让政策亮点、岗位信息、求职经验直达人才“指端”。目前已发布原创笔记24篇,累计观看量1.6万次。
三、针对“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一是坚持统筹规划与规范管理。根据省人社厅部署要求,科学编制2025年市属技工院校招生计划,并在市人社局官网公示具备资质的院校及专业名单,确保“阳光招生”透明化推进。同步优化全市技工院校布局,新设山东华商技工学校并迁入山东城发技工学校,进一步夯实县区技工教育基础。通过规范春季学期安全管理、教材征订及学生服务,结合“开学第一课”活动(含劳模讲座、实践教学等),强化院校治理与育人实效。落实省厅《关于优化技工院校专业设的通知》要求,严格遵循产业需求导向,动态调整35个专业,推动专业与市场精准对接。二是深化教研与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全市技工院校参与2025年度省级科研课题申报,立项16个课题,通过率达历年新高。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作的通知》,重点部署专业共建、“厂中校”“校中厂”等平台建设,并于5月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目前全市已建成“厂中校”31处、“校中厂”24处,产业学院12处,形成“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生态链,有效服务区域产业技能人才需求。三是强化服务与平台搭建。通过政策引导与资源整合,构建覆盖招生、教学、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校企合作推介会等平台,推动技工院校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精准培养模式。持续优化科研课题申报、专业动态调整等机制,结合“订单班”“产业学院”等创新形式,提升技能人才供给质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紧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精准落实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等政策措施,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生态,通过强化政策落地实效、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为临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青年人才活力。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