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培养‘新农人’助力我市乡村振兴的建议”。您的提案客观分析了目前我市乡村人才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大力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农人”富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在工作中予以采纳吸收。根据提案中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和开发,完善'新农人'培养体系”的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抓归雁人才孵化,促乡土产业发展。依托“四雁”人才创业孵化基地和归雁工程教学点,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基地+企业”场景实训等多样化培训活动,帮助归雁人才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加快融入家乡发展。如平邑县创新开展归雁人才农村电商专题培训,特邀临沂职业学院专业讲师团队,围绕短视频创作与直播带货两大核心板块,系统讲授账号运营、内容创作、直播流程等实用技能,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解析+实操演练”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帮助学员快速掌握电商运营全流程,有效提升了归雁人才的数字营销能力,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培育了一批懂技术、会运营的电商新农人。
(二)抓人才知识更新,促乡村能力升级。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供线上学习服务,平均每年设置1400余学时的线上学习课程,开设了新型职业农民线上学习板块,涵盖《动物营养学》《林业种苗技术》等107学时农业专题。积极申办高级研修项目,获批省级乡村振兴高级研修项目15项、市级31项。
(三)抓职称评审改革,促职业农民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待遇保障的十七条措施》,从待遇提升、创业扶持、社会保障等多维度构建支持体系,有效激发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目前,新型职业农民职称服务范围已覆盖至作物、蔬菜、经济林果、菌类、药材等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评审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累计达到2939人,数量位居省内首位。
(四)抓职业技能竞赛,促农业人才提质。举办临沂市第十八届“劳动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创新设立无人机驾驶植保、茶叶加工、农机修理、农业经理人等农业特色赛项,通过“以赛促学、以赛育才”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技能动能。本次竞赛面向全市年满16周岁的农业从业人员、职业院校师生及新型职业农民开放报名,符合条件的,可申报“临沂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按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针对“落实落细惠台农林措施,优化环境固巢养凤”的建议,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创新构建“金融+人才”服务模式,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一方面联合多部门出台《临沂市“新型职业农民贷”服务方案》,为职称农民量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其中高级职称者可获最高1000万元贷款,目前已惠及156户新型职业农民,累计放贷1.03亿元;另一方面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今年已发放农村创业群体贷款3849笔、9.2亿元,直接扶持创业3800余人,带动就业1.3万余人,为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创新构建“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强化技能人才精准赋能。一是培训服务不断优化。通过升级“临沂市职业技能培训地图”整合120余家培训资源,实现职业指导、等级评价、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服务“一图通查”,平台访问量超5000人次,促成培训对接2000余人次。二是培训方式持续创新。组建由产业专班、行业部门等组成的“临沂市职业培训联盟”,打造社会化培训服务矩阵,已开展乡村电商、青少年技能提升、人工智能新业态等精准培训项目,形成“资源整合+精准对接”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部门职责,围绕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培养“新农人”,落实人社系统人才培育与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确保各项惠才举措取得实效。通过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拓宽引才育才渠道、强化典型示范,构建“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生态优化”的全链条支持机制,全面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