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深刻分析了我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建立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对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接到提案后,我们认真组织进行了研究落实,梳理形成了专题报告,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临沂是生源毕业生大市,以2024年为例,我市生源应届毕业生达7.1万人,回临就业创业近4万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今年我市生源高校毕业生预计同比增加2000余人,毕业生总量创历史新高。驻临高校毕业生达到3.3万人,同比增加近3500人。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已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提出要优化就业结构,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张市长作出批示指出,就业工作是最基本的民生,并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深入实施“创业沂蒙”等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今年4月9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对做好今年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市人社局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持续加大稳岗拓岗力度,进一步稳定和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途径,通过强化就业创业政策供给、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发放各类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正处于每年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期,也是政策措施发挥作用的黄金期,我们将抢抓时间窗口,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推动全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做法
(一)针对“关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议。一是强化政策支持。2024年,牵头印发《临沂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地图,印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汇编。二是强化政策宣传。依托“人社首发”发布高校毕业生相关宣传近10条,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相关工作做法被《中国就业》《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临沂政务信息》等刊发。推荐我市8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系列榜单。三是强化政策落实。2024年新招募“三支一扶”4类岗位131人,目前在岗“三支一扶”人员达到311人;全年征集发布就业见习岗位1.2万个,组织见习3451人,为见习单位发放补贴175万余元。今年以来,我们印发了《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发布《致高校学子的一封信》。发布《临沂市驻临院校2025年毕业生“供给清单”》,推动产业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精准匹配,帮助企业做好精准对接,用足用好毕业生资源。会同重点用工企业深入驻临高校、技工院校等开展校园招聘和政策宣传活动,全市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00余次,提供招聘岗位13.19万个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2万人次。1月21日,组织开展“青春逐梦 就选临沂”2025年寒假“高校学子看家乡”活动,来自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60余名优秀沂蒙学子代表参加。按时完成2025年“三支一扶”招募岗位征集,考录工作正在按程序推进中。组织全市130家见习单位发布就业见习岗位435个,总需求6137人。
(二)针对“关于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建立就业跟踪与反馈机制”的建议。一是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的求职关切,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力争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都能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达到100%,就业率达到96%。二是建立实名台账落实就业服务。依托人社部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山东高校毕业生信息网,建立实名登记台账,依托大数据+铁脚板等方式,对实名制台账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集中帮扶,普遍提供“1131”服务(即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职业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服务),全年共为19474名高校毕业生开展了针对性就业服务。三是加强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紧盯特困人员、孤儿、低保边缘家庭、残疾人等8类特殊群体,优化求职创业补贴发放流程,落实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为3201名2024、2025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242.34万元,帮助困难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今年以来,发布《临沂市驻临院校2025年毕业生“供给清单”》,推动产业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精准匹配,帮助企业做好精准对接,用足用好毕业生资源。接续做好2024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工作,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台账,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等方式,为毕业生开展针对性就业服务。简化就业手续,做好日常毕业生网签、档案接转、机要代收及查询服务工作,致力帮助尽快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关键小事”。同时,每周固定开展“临沂人社首发”抖音号“乐业临沂”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等一体化岗位推介对接服务,创新应用“AI数字人”,打造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直播送岗、职业指导、政策解读服务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与企业精准对接实现高质量就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19.6万元,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1464人。
(三)针对“推进产业升级与就业创造”的建议。为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入临返临就业,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路径,提高就业质量,我们通过走访高校和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也向市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针对我市木业、机械、医药等传统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领域,打造新兴产业基地,做亮做大企业品牌,从而创造更多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特点的优质工作岗位,实现以产业引才聚才。同时,进一步丰富临沂商城经营业态,推动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智能仓促物流、地产品设计等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打造错位竞争优势,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特点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商贸物流行业就业创业。
(四)针对高校层面的相关建议。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加强与5家驻临高校的沟通协作,及时会同各高校开展政策研究、就业形势分析研判等,共同落实好高效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工作。2024年,推荐临沂职业学院争创了首批省级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试点。通过打造一站式、专业化就业创业集成服务的校内服务场所,提供就业事项咨询办理、就业指导、技能提升、招聘对接等多项服务,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强化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临沂应用科学城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三年培育计划,整合提升创业服务和孵化能力,完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荣誉争创、实名制服务创业等培育目标。加强工作调度和对上沟通,连续两年在全省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中评为“优秀”。今年,我们将加快驻地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推荐临沂职业学院、临沂大学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争创全省“数智就业”服务区建设试点。同时,认真参考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的对接,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专业设置等方面提升高校人才培训实效,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就业能力。
(五)针对企业方面的相关建议。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与企业的对接交流,加强对企业规范用工的指导,加大就业社保、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法律法规的政策宣传。特别是2024年10月到今年,我们以“我为企业办实事、助企护航促发展”为主题,通过政策宣传与答疑释惑、实地走访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3次集中入企调研活动,累计覆盖全市15个县区2000余家企业,收集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500余条,帮助解决用工3.1万人。在工作中,特别注重鼓励企业积极响应政府的就业政策,主动扩大招聘规模,尤其是增加对高校毕业生和青年的招聘比例,为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鼓励企业在晋升渠道、薪酬增长、培训提升方面,对高校毕业生予以关注和倾斜,快速帮助毕业生提升能力水平,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下步打算
尽管我们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但也清醒认识到,毕业生基层就业仍面临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吸引力不足、长期发展支持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职责,重点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调动各方力量、齐聚工作合力。推动高校毕业生留临来临就业创业,开展精准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能力、推进扩岗增容、促进多元就业、扶持创新创业、引进青年人才、帮扶困难人员、保护就业权益等计划,集中帮助未就业毕业生来我市就业创业。
(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做好“三支一扶”计划、基层“筑基行动”,引导更多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服务乡村振兴。实施创业引领计划,落实担保贷款、平台孵化、培训提升等政策措施,帮助更多毕业生成功创业。
(三)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持续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和流程,提升依托网络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致力服务“不见面”,办事“零跑腿”。探索政策找人,开展精准帮扶,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动态跟踪服务,力促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强化部门协同、凝聚社会合力,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恳请您继续监督指导,共同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