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委员: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高校加快培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建议”。您的建议对目前我市高校、职业院校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人才给予了客观实在的分析,根据提案中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您的建议,结合人社部门的工作职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针对“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建议,开展校企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产业产教融合。2025年3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工作的通知》,重点部署专业共建、“厂中校”设立等平台建设,并于5月份,召开全市技工院校和企业合作推介对接会,涉及数字经济领域企业4家,为校企合作搭建了平台。截至目前,全市技工院校共有“厂中校”31处,“校中厂”24处,2025年1-6月,全市技工院校动态调整专业35个,其中新增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等信息化专业5个。共有产业学院12处,其中有智能装备产业学院、数字设计产业学院2处。共有“订单班”“冠名班”等99个,涉及信息领域订单班6个。积极组织全市技工院校参与2025年度省级科研课题申报,立项16个课题,通过率达历年新高,涉及信息化领域课题4个,占比25%。
(二)针对“鼓励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兼职、挂职锻炼”的建议,鼓励校企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支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吸纳企业高技能人才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同时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推行“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学徒制。充分调动产教融合共同体各单位的积极性,增强产教融合平台的凝聚力,配合市发改委、教育局做好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工作,鼓励更多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三)针对“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的建议,拓宽引才渠道,多渠道鼓励企业留用人才。搭建高校毕业生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领域企业的供需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求职招聘。依托“临沂人社首发”抖音号和“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视频号,开展了临沂市重点产业直播带岗等系列活动130场次,共有320万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针对性开展线下招聘,组织开展名校直通车等引才活动。强化校地合作,引导鼓励数字化产业领域企业参加各类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投身数字经济产业就业创业。截止6月底,全市分行业、分人群共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320场次,服务企业8200余家次,提供招聘岗位17.6万个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8.3万人次,有效搭建了求职者与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相关企业的供需对接平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四)针对“完善人才留用激励机制”,优化政策供给,完善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完善我市人才留用激励机制,为企业引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人才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发放青年人才津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到我市就业或创办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领青年人才津贴。对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全日制“双一流”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3000元、2000元、1000元,补贴期3年;对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1000元,补贴期2年。二是发放青年人才购房补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人才到我市就业或创办企业,首次购房且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青年人才购房补贴,按照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三是发放“来临体验券”。依托“来临体验券”线上平台常态化开展“助企引才专项招聘活动”,实现岗位需求实时发布、求职应聘即时对接、到临服务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已发布岗位需求781人次。同时,不断拓展“来临体验券”服务功能,推动人才引育从单一“拼补贴”向全面“拼生态”转变。目前,符合条件人才在每人享受500元补贴基础上,还可获得“临沂人才公交免费坐”、景区游览优惠等服务。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推动数字产业校企合作,鼓励校企技术人员双向流动,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聚焦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的就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引育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的大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引才政策,注重大数据赋能,优化完善青年人才津贴信息化平台,高效推进“无形认证、免申即享”,切实提升政策落实体验与人才服务质效。
感谢您对人才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临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6日